字体
间距
字号
背景
配图

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巴菲特接受访问:你已经这么有钱了,对你而言,人生还有什么意思?你觉得什么才叫成功?”

这个问题很直接,因为他已经赚很多钱,再多的钱对他可能都没有意义。

他说:就我来说,能够被人喜欢,而且也喜欢别人才叫成功。

”我想,这大概才是他最想追求的吧。

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种,有家庭的(夫妻与亲子关系)、有职场的(同事及部属主管)、有对外的(跟顾客的来往及社团活动)。

每一种关系如果能经营得很好,对我们的助益会很大,也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。

真诚的人际关系不是客套,不是交际应酬,也不是做表面功夫,而是人跟人之间正向的互动。

要怎么做才能有真诚正向的互动?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十分受欢迎,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长达几十年之久。

作者本人也吓一跳,几个星期之内就再版八次,后来他委托福特基金会花两年调查人最关心的是什么?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?结果发现都不是金钱财富。

人最在乎的是自己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健康,比如说,手上长个茧,会比印度水灾死了几千人来得严重。

其次关心的是我的人缘怎么样?我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子?别人喜不喜欢我?我们对这调查结果不能等闲视之,因为既然人这么在乎人际关系,我们要常常去思考,怎么样才能使自己和别人的关系都更好?我想首要关键是,要尽量减少我们的负面态度,不批评、不责备和不抱怨,三个不。

就夫妻关系来说,如果有人告诉我某对夫妻是如何的匹配,是天作之合,但我看到的却是他们经常互相批评责备,我就很难想像他们的关系会有多好。

卡内基讲的很实在,他说当人受到批评时,只会有两个反应,一个是为自己找借口,自我防卫,另一个是推诿,推说都是别人的错。

在职场中,如果上司常批评属下,下面的人就很容易保护自己、或把责任都推给别人,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被动的企业文化,遑论冀望他们创新了,因为做不好就会受责备,不如不做。

我遇过一位财经界的高阶主管,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此,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成功只是因为他少批评、少抱怨和少责备。

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同学会,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批评抱怨公司和同事,久了他就不想再参加同学会了,他不想让自己处于负面的状态中,他知道这样很难让他全心投入工作,发挥潜力,爱上工作。

看到别人的好,也看到自己的好在职场上,批评别人冒很大的风险,有可能会伤到当事人宝贵的自尊,当一个人尊严受到伤害时,很难由衷跟别人合作,也就是很难全心的投入,而是靠命令、规定或威胁不得不做。

现在的社会竞争得这么厉害,如果不能由衷的合作和投入,很难发挥团队力量,脱颖而出。

批评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舒服,所以批评常达不到效果,被批评的人还会造反,重覆再犯,结果他也没能从中学到功课,不想改进。

我曾在《EQ》这本书看到一个故事,印象很深刻。

它说有个出版社的CEO很严厉、很会批评人,有一天出版社被并购,第一个被开除的竟然就是CEO,他很纳闷,到处打听原因,人家才委婉的说,是他太会骂人批评人,他反应说:属下犯错难道不用管吗?”

新老板说:要,但不能伤到别人的自尊。

”怎么样才能减少我们对别人的批评和责备?如果只是把嘴巴闭起来,忍气吞声是没办法长久的,有两个方法可具体帮助我们:一是要求自己多看到别人的优点、功劳、贡献、成就、以及他做的好的事。

例如,孩子主动做家事,就要谢谢他们会体谅父母,而不是回过头又念他们功课不够好。

夫妻间也是,多看对方好,就能减少心中的不满,忍不住一直批评。

二是要在自己身上看到优点。

有人说,为什么有人一天到晚在批评别人,那是因为他先不喜欢自己,对自己不满,结果产生一种反射作用,也这样不断批评挑剔别人。

当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贡献、成就和价值时,也能在别人身上看到同样的事。

这和我们传统强调的谦虚并不违背,我们是要去看自己具体的事实,而不是夸大或自大。

我们大部份人都是在批评、责备和抱怨的环境下长大,从小父母对我们要求就很严格,学校老师也是,难怪我们长大之后也是不断的批评、责备和抱怨。

我们从现在做起还不晚,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和老师更应该做,因为不只关乎你自己,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他们的人际关系与幸福。

收藏
点赞
反感
相关专题Recommend Related Topics
Sitemap | Copyright YunSE.XYZ All Rights Reserved | 联络方式: YunSeAV@Hotmail.com